读书笔记:《元学习者的七个习惯》

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

查理·芒格

一年半前,本科即将毕业时,一个事实引起我的重视:尽管我在本科取得了不错的课业成绩,但我的学习能力似乎并没有太大有效提升,我依然在使用我在高中就已经习得的学习方法,我在吃老本。同时,我遇到了一个打击:我的学习方法不适用于所有的学习情境,有不少人在很多情况下能学得比我更好。

我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的解决方案是学习如何学习。我从图书馆借了四五本关于学习的书,从小时候就买了但一直没看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再到深入浅出讲解学习原理的《学会如何学习》,以及另一本畅销书《刻意练习》。我持续解决这个问题,并上学期选了一门教育学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分析》。在和老师的交流中,老师推荐我去读《元学习者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没有讲很多理论,是一本工具书,是我目前发现最好用的操作手册。今天读了第二遍,顺便写个读书笔记。

最佳状态与评估标准

每个人都经历过最佳状态。可能是你在打游戏/刷剧/看小说的过程中,你沉醉其中,三月不知肉味,这又称为心流状态。最佳状态是高效的,我们应当在几乎任何事中都追求这种状态,这本书解决的是如何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问题。如何进入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需要对状态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分为三类:1)开始:我决心实施这个策略。2)发展:我接近于灵活而且有意识地实施这个策略。3)掌握:我正在灵活而且有意识地实施这个策略。举个例子,1)是你刚开始学习如何使用某个数学公式;2)是你看到某道题,能知道需要朝着某个公式去靠;3)是你遇见了某个比较复杂的题,你很自然地尝试使用这个公式解决这道题中的某一部分。

养成对个人目标作出承诺的习惯

任何行动和计划都是针对一定的目标来制定的,更不用说对计划的优化。学习行为也一样,首先需要有明确的个人目标。个人目标强调两点:1)足够清晰,可操作,可实现。2)包含个人的承诺,这主要指的是个人意愿下的努力和牺牲。

目标的重要性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太基础了,故不再赘述。但特别说明为什么在学习中目标是有效的——这是因为这项活动是一项足够“小”的,可操作的东西,而不是探索未知,因而作为某一客体可以被定义,可以被计划,可以被改进。

为什么要强调个人做出承诺呢?这是因为文中强调的真正有效的学习行为是发自内心的,是自我改进和提升,而不来自于国内高三的外部压力。因此,既然是自主行为,首先要有自主意愿。“承诺”对每个人来说是内生禀赋,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尺度和方法,这是必要的步骤。只有作出承诺,才知道一件事情对自己来说究竟价值几何,才能明晰究竟什么是自己真正觉得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他人口中重要的事情。

另一个角度是,人的大脑很容易自我欺骗。比如“唉今天不做了明天做一样的,今天先玩”,这种“超前消费”而非“延迟满足”的观念就好像依靠信用卡生活,从财务上讲,没人能够在10%复利的负债下成功积累财富。经济规律是人性的集中体现,我很容易自我欺骗,我也很容易把此刻应该做的努力延期,这应当引起重视,今日事今日毕,当下就要努力。

养成自我调节的习惯

铁人也要睡觉,大力水手也只在需要的时候吃菠菜,没人能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马拉松。因此,在目标明确之后,第二重要的习惯就是养成自我调节的习惯。生活中总有随机冲击,因此一个灵活的自我调节能力,一个动态的系统机制将是至关重要的。自我调节分为三个维度:情绪调节,努力程度调节和进展调节。调节的前提是评估,每个维度都需要进行差中好三个等级的评估,这个评估是内生的,因人而异,总体参照前例。

对于情绪调节和努力程度调节,如果处于较差的状态,都可以通过正念呼吸练习来进行调整。正念呼吸的诀窍在于:存于当下,感受当下,不做评价,有寻有伺。从中等向上调节,分别采取“集中精力重新承诺当下的努力”和“想象自己达到了目标”的办法。对于进展程度调节,由于这在时间尺度上是更宏观的,从差到中可以通过“先尝试以前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来进行,从中到好可以通过“尝试修改这个策略或者尝试新策略”来进行。

需要强调的一点在于对情绪调节的重视。绝大多数人都低估了情绪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考虑到有效的学习一定和某一种情景有关,情景的识别和调取往往和情绪密切相关(参照具身认知理论)——这也是为什么正念呼吸练习有用,因为情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杏仁核劫持的问题。

养成利用先验知识的习惯

《楞严经》里佛有一句话,大意是:“凡所智者,非唯譬喻,不能得知”。比喻、讲故事大概就如同对先验知识的运用。如果你要解决一个新问题,一个通用且好用的做法是查看你已经用哪些方法解决过哪些问题,找到相似的问题,或者相似问题中相似的部分,并选择对应的方法来解决它,学习也是一样。对于学习而言,新的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有知识之上,如同在学习新的数学方法之前过一遍数学分析的基础部分总是有所裨益的,旧有的知识和思维是组成新知识新理解的原料或组件,那么,这二者是什么关系?

从计算科学的角度,人脑的大模型和LLM不同,训练和推理并不是二元对立的过程。更大程度上是一边训练一边推理(这是端到端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人脑的功耗非常低,大约只有20W。(emm这个比喻好像有点不太好,但可能我的大脑有意识到他们更深层次的联系——比如为什么重复训练对人脑来说不会出现模型坍塌?先让我们跳过。)

更微观的机制来自于人脑中的神经元。一种知识从本质上来说是神经元的特定组合结构,一条神经元通路。一条神经元通路可能包含许多不同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可能参与组成很多神经元通路。不同的神经元通路之间有不同的集合关系,有包含关系,有并列关系。利用先验知识意味着,你可以把一些已经有的小通路继承下来——比如你已经有了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突触,现在有一个新的知识,对应的神经元通路需要神经元ABC,但你可以复用之前的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突触构成的通路,多省事呀!

养成贡献型学习的习惯

有一句老话叫“学独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果有两个人可以分工学习,各取所长,那么学习效率肯定会大于一个人闭门造车,这是经济学的角度。但我想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起作用的因素——学习社群中的贡献型学习能够激发人与生俱来的社交需求中的杠杆。想想有多少学霸都是因为早年间成绩好被老师夸奖被同学仰慕获得了足够的正反馈,进而有更高的学习动机。相类似的,在一个学习社群中成为贡献型学习者也会极大地利用社群杠杆——学习可以不是孤独的,而是充满激情的——也绝对不是非有个排名,好的合作(管理)在于各取所长,学习社群中合作方式的良好程度可以参考德鲁克对知识工作者管理的论述。所有人都知道,在一个相互鼓励,各取所长,共同进步的班级中,每个人都会学得更好,整个班级的成绩也会更好,同学的幸福感也会更高。

养成使用学习框架的习惯

总的来说,学习框架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入门、专业、大师。往往通过时间的堆砌,一个人可以在任何方向比较简单地从入门迈入半专家的阶段。举个例子,在游戏中达到前10%的水平。而一旦到达这个水平,进入专业的门槛,需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专业积累。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可能需要积累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对于工程师来说,可能需要积累一系列可能解决问题的工具;对于艺术家来说,可能需要广泛学习历史上所有的著名艺术流派,达到“尽管不能像莫扎特一样作曲,但没有理由在指法练习上都不如莫扎特”的层次。从专业到大师的过程,在于能够在专家级的训练基础之上(这意味着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前沿)进行创新。需要说明的是,大师并不是上帝,不必学会一切,重点在于根据现实去创新,但有足够的达到有效前沿水平的知识和技能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作者进一步介绍了两个学习模型。约翰·哈蒂“可见的学习”模型将学习分为1)表层学习:记忆特定内容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细节来获得学习基础;2)深层学习:利用表层细节来更好地理解关于新内容的复杂思想和概念,同时和已有知识进行比较;3)知识迁移:将更深层次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应用,知识最终被整合到长期记忆中。

对于这个模型,我最大的收获在于:这是一个金字塔,表层学习是深层次学习的基础,深层次学习是知识迁移的基础,这个次序非常重要,不能随意打乱。我以前经常犯的错误是意图跳过前两个部分,直接快进到第三个部分,真是不劳而获的臆想。由衷感谢老师点醒我这个基本事实,对我的帮助难以计量。

另一个学习模型是作者提出的T3模型,但文中没有过多介绍,或许需要去读读论文。大概是针对数字时代社会的快速变革而提出的模型,分为1)T1:转换型,包括自动化和消费;2)T2:变革型,包括创造和贡献;3)T3:超越型,包括探究设计和社会创业。总之,感觉像在数字化和知识型社会背景下对前一个学习模型的情境适应下的发展。

养成联系、分类和反思的习惯

一个好的知识结构不是独立的点,更不是线,而是一个空间网络。人脑如何才能从特定情境下的单一知识组合成有强泛化能力,却又坚实牢固的思维系统呢?这需要通过联系、分类和反思的习惯来做到。只有在联系、分类和反思的过程中,一个人才能,构建系统性的思维框架。这种思维框架会在现实中自然而然地发生,也可能不会,但好消息是可以通过个人有意识地组织和联系做到这一点。知识的结构本身就是知识。联系、分类和反思既是旧有知识的梳理和凝练,也是产生新知识的过程,也可能是洞见的起源,创新的摇篮。

并且,如同记忆时分类记忆的方式,人脑喜欢有序的,规律的事物。整理好的屋子,每个屋子都有固定的功能分区和摆放,总比所有东西毫无规律地到处乱扔要强得多。既然屋子是这样,人脑大概也是这样。

养成元反馈的习惯

这章是我第一遍没太看懂的地方,原因大概是对meta这个词缺乏准确的定义,凡是涉及到“元”的东西都得很小心地处理文段,剖析作者真正的表意。我写初稿的时候发现没有看懂,于是回头逐字看了两遍,现在感觉看懂了。

首先,元反馈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信息处理系统,是头上的“第三只眼睛:天眼”,通过保持“临场感”,也就是对当下的专注和陶醉,看见更大的图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保持对当下任务关注的基础上又能够进一步观察到任务发生的大背景。

不过,就如同对学习框架中对“可见的学习”模型的讨论,元反馈的养成不在于外,而在于内。这需要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在更细的维度上拆解事物。正念呼吸的练习是很好的工具,更细的自我觉知带来更多自我调节的可能性,进而诞生了元反馈。

这本来是很东方的文化,我得讲点我们的文化。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虞书·大禹谟》

总结

作者最后这样对本书进行总结:自我反思促成更好的自我调节,自我调节促成更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促成更强的自我决定,自我决定促成更大的自我实现。

我希望我能在生活中践行这一点。

参考资料

由于没有本科借书的记录了,大概包括:

《元学习者的七个习惯》、《自我调节学习》、《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高效学习法》、《刻意练习》、《聪明人的成长法则》、《情商》、《新情商》、《学习分析》课程、许多TED演讲、我的许多愿意告诉我他们是如何学习,什么帮助他们学习,他们学习的时候是如何思考的朋友们。


已发布

分类

, , ,

来自

标签:

《物不迁论》——僧肇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